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規劃與設計史
Histories of Planning and Design 
開課學期
105-1 
授課對象
工學院  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授課教師
王志弘 
課號
BP7129 
課程識別碼
544 M4280 
班次
 
學分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必修 
上課時間
星期一7,8,9(14:20~17:20) 
上課地點
工綜313 
備註
限碩士班以上
總人數上限:40人
外系人數限制:5人 
Ceiba 課程網頁
http://ceiba.ntu.edu.tw/1051BP7129_history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規劃與設計史」是城鄉所的研一基礎必修課程,旨在透過批判性的歷史檢視,反思環境規劃和設計專業的發展,包括實作的歷史與思想的歷史。為了理解和評論這些規劃設計的實作與思想,我們還必須將其安置於更廣泛的政經制度、社會關係與空間過程的脈絡中,探討規劃設計與社會–空間過程的關係。

「規劃」與「設計」首先是「動詞」,是實踐,既是對社會和空間的介入,也是對未來和歷史的塑造,還是對人類和人性的干預,是指向特定期待的實踐性投射和操作。介入、塑造和干預會有差錯、偏移、意外後果;於是,我們必須反思。這時候,規劃和設計成為「名詞」,是凝視、批判和思考的對象;歷史和理論於是出現了。所謂的規劃與設計史,乃是對於規劃與設計發展過程的選擇性呈現,而非中立的單純紀錄;所謂的規劃與設計理論,則往往是在以史為鑑下,對過往規劃設計的批判,並據以前瞻規劃設計操作的新可能。因此,規劃與設計的歷史及理論,充滿了價值評斷和權力折衝。

規劃與設計自始就蘊含了思考和行動、歷史與未來、理論與實踐之間的辯證張力。規劃與設計隱含了人類構想(及期許、慾望、夢想、烏托邦)、實作(由技術和科技物中介的各種行動),以及規劃與設計作用其上的對象狀態(社會關係與過程、物質或自然現實、空間結構、人群、物件等等),三方面彼此之間的動態關係和發展歷程。規劃和設計既是對於社會與空間現實的介入和干預,那麼,在複雜、充滿衝突和緊張的社會世界裡,必然會牽動多重但不均等的各種社會秩序、文化想像、生活慣習、環境生態,以及權力關係。因此,規劃與設計是一個廣義的政治過程,是利益競逐的場域。規劃設計的歷史和理論,本身也捲入了這種政治過程和利益競逐,是權力/知識的場域。
 

課程目標
本課程經由規劃設計的歷史與理論,探問各項基本問題,並提供基本的概念工具箱,以便修習者能順利接上針對特定議題、方法和理論的其他進階選修課程。本課程基於特定立場和取向,採取批判性觀點,並偏向質化研究取向,而缺乏計量分析及其相關模型的討論。

課程內容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安置於台灣社會變遷和都市區域發展過程中的規劃設計議題;第二部分則回溯西方近代城鎮規劃的興起與發展,以及環境規劃與設計理論的思潮轉折。詳細內容參見各週主題與進度。
 
課程要求
■課程進行方式與要求:

盡力閱讀課程材料,勇於發問,勤於出席。修習者的投入與表現,對本課程能否順利運作非常重要。研究所的教學須建立在師生共同討論的基礎上。因此,每位同學都須積極參與討論。但討論不等於發言頻率,而是要提出針對性的問題,深化及擴大討論內容和範疇。

修課同學分為六個研讀組(每組五人為原則),並於課前閱讀完該週指定閱讀材料。上課時,採取討論課(seminar)和講演並行方式,除了由教師提示重點外,主要由研讀組輪流報告閱讀材料和引導討論。亦即,每週會有三組同學負責報告當週指定閱讀材料(製作powerpoint簡報電子檔,以及「全文綱要」),每組報告時間以15至20分鐘為限,盡量留時間發問和討論,探討能跟理論性概念對話的經驗議題。報告者必須分發書面的綱要,內容包含:(1)三百字以內之摘述,(2)主要論點和論證邏輯之說明【配合論證圖示】,以及(3)評論和問題。至於沒有分配到當週閱讀材料導讀的各組同學,則需繳交針對全部閱讀材料的提問和閱讀心得,至少兩頁,稱為「提問討論單」。「全文綱要」與「提問討論單」的電子檔必須於上課前上傳到課程網頁。

本課程的設計份量,需要修課者在課堂外花費五倍以上的時間,也就是3 X 5=15個小時,包括閱讀教材、與同學討論、撰寫書面摘要、讀書心得及提問單的時間。

■全文綱要、簡報檔和提問單之撰寫要點:

綱要必須於首頁列明報告文獻書目(APA格式)、日期、報告人組別和姓名等基本資訊。首先要有三百字摘要,述明整篇文章的問題意識和主要論點。然後是經過消化的、條理分明的內容概述。換言之,不宜逐段摘述文章,最好是整理出文中討論的主要課題,以及作者對這些課題的回答或爭辯,建議以圖表方式整理出主要的論證架構,也可以搭配圖片,譬如說作者照片、書影或文中提到的人物和事件圖片。如果直接引述文中語句或段落,必須以不同字體清楚標示,並加註頁碼。最後,必須針對文獻內容提出問題,或舉出可供延伸討論的經驗議題(二至三個)。另外必須製作簡報檔,搭配課堂的十五分鐘口頭報告使用。

提問單和綱要一樣,必須於首頁列明研讀文獻之書目、日期、組別和成員姓名,然後清楚述明各項問題,另可附上有利討論的材料(例如引起疑問的閱讀材料段落原文,或某些可以跟閱讀材料對話的實例,也可以列舉閱讀心得)(個別成員的貢獻,可以在適當處署名)。每組的提問單,提出二至三個可以在課堂討論的問題,其他問題則在學習檔案中處理。

■分組和討論原則:

城鄉所同學來自不同領域,希望能夠混合編組,從不同訓練背景的人身上學習,也學習如何跟不同的人相處。原則上,三十位同學分為六組,每組五人。若修課人數未達三十人,則有若干組為四人。

研讀組除了討論每週閱讀材料及準備導讀外,更重要的是發揮互助學習組織的功效。每組都會分配一位助教陪同研讀,每週除了課堂見面外,必須聚會一次,每次約兩小時,討論研讀材料內容和問題,商討製作「全文綱要」、「簡報檔」和「提問討論單」等事宜。

討論的要訣是:首先,大家必須事先將所有文章看過,至少,每篇文章要都有兩三個人看過,才有討論的基礎。其次,每次討論最好推派一位主持人來控制時間,並引導大家聚焦討論。另外要有一位紀錄者,將大家的討論重點記錄在白板上,以利備忘、整理和串聯出新想法。第三,每個人都要克服障礙、適時發言,積極參與才能讓團體有動力,收穫更豐富。最後,討論要有效率,不要拖太久或發散失焦。助教的工作只負責陪大家兩小時;超過時間,助教可以先下班離開。


*各項報告須準時繳交,逾期不候。繳交時間明定於各周進度中。作業須以電腦打字,遵循學術規範,不得抄襲或代寫,違者以零分計。
(遲交一天扣五分,兩天扣十分,依此類推,但最高扣除五十分。但所有作業必須於本課程上課最後一天繳交,無法再遲交。)


■助教任務:

1.每次課堂上課須隨同參與,觀察同學上課情形,並向教師反映教學成效和同學適應等問題。利用課堂中間休息或下課後時間,回覆修課同學問題。
2.助教需輪流填寫「教學日誌」(制訂標準格式),簡略說明該週上課主題、內容、上課情形、重要討論,以及出席狀況(註明缺席者)等。
3.每週督導研讀小組聚會一次(約兩小時,超過時間助教可先離席,以保障勞動權益),協助討論。
4.接受同學有關本課程之作業與學習的諮詢,提供建議。
5.根據自己負責小組同學的上課和討論等學習狀況,提出評鑑意見與分數。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另約時間 
指定閱讀
各週研讀與參考材料
閱讀材料將視修課人數與狀況彈性調整(酌予減量)。有*號的研讀材料與延伸閱讀文章,放置於ceiba課程網站,並收錄於課程光碟(另含學習錦囊及其他參考材料),其餘教材請自行準備。

第一部分 概論

第一週
課程介紹:學習方法與規劃的知識圖譜 9/12
大哉問:何謂規劃?何謂設計?為何要讀歷史?何謂理論?何謂批判性思考?為何要接受研究所教育?為何要有必修課?該學什麼?怎麼學?

■研讀材料:
1.Sandercock, Leoni (1998)〈規劃師之養成:為二十一世紀儲備規劃師〉(鄭文良、陳惠雯、林秀姿譯),《城市與設計》4: 21-35。*
2.Klosterman, Richard E. (1985) “Arguments for and against planning”, The Town Planning Review 5(1): 5-20.*【Also in Scott Campbell and Susan Fainstein (eds)(2003), Readings in Planning Theory ( 2nd ed.) (pp. 86-101). Malden, MA: Blackwell.】
3.Campbell, Scott and Susan S. Fainstein (2003) “Introduction: the structure and debates of planning theory”, in Scott Campbell and Susan Fainstein (eds), Readings in Planning Theory ( 2nd ed.) (pp. 1-16). Malden, MA: Blackwell.*
4.戴伯芬(2006)〈評介歐門汀葛爾的《規劃理論》:現代主義到後現代主義的跨界對話〉,《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13: 107-116。*
5.Sandercock, Leonie (2003) “Rewriting planning history: official and insurgent stories”, in Cosmopolis II: Mongrel Cities of the 21st Century (pp. 37-57). London: Continuum.*(有中譯:重寫規劃史)
6.Lucy, Williams H. (1996) “APA's ethical principles include simplistic planning theories”, in Scott Campbell and Susan Fainstein (eds), Readings in Planning Theory (pp. 479-484). Cambridge, MA: Blackwell.*
7.Eagleton, Terry (1987) “The significance of theory”, in The Significance of Theory (pp. 24-38). Oxford: Basil Blackwell.(有中譯:理論的意涵*)

第二週
西方現代環境規劃與設計史概說 9/19
大哉問:西方城鎮規劃與設計發展的動力、機制和轉折是什麼?我們如何辨認出這些轉折?為何會產生轉折?我們該如何評價西方的經驗?現代主義的功過得失?懷舊與創新的價值和關係為何?

■研讀材料:
1.Relph, Edward (1998)《現代都市地景》(謝慶達譯)。台北:田園城市。【1-6章】
2.Relph, Edward (1998)《現代都市地景》(謝慶達譯)。台北:田園城市。【7-12章】
3.Rybczynski, Witold (2015)《流動的大都會:黎辛斯基的城市規畫再思考》(黃中憲譯)。台北:貓頭鷹。


第二部份 台灣的環境規劃設計與城鄉發展

第三週
從傳統社會到殖民現代性的空間治理術 9/26
大哉問:台灣傳統社會的特質為何?日本殖民社會的特質為何?這些特質如何影響城鎮規劃與設計?城鎮規劃設計如何影響了社會?規劃設計背後的社會思維和空間邏輯為何?殖民現代性的功過得失?殖民現代性的遺緒如何影響當今社會?殖民現代性底下的地方社會處境如何?全然被收編了嗎?

■研讀材料:
1.蘇碩斌(2005)《看不見與看得見的臺北》。台北:群學。【選讀:ch.2, 3, 4, 5】
2.洪傳祥(2005)〈荷蘭人統治下赤嵌市街的空間規劃〉,《都市與計劃》32(3):303-331。*
3.劉士永(2001)〈清潔、衛生與保健──日治時期台灣社會公共衛生觀念之轉變〉,《台灣史研究》8(1): 41-88。*
4.夏鑄九(2000)〈殖民的現代性營造:重寫日本殖民時期台灣建築與城市的歷史〉,《台灣社會研究季刊》40: 47-82。
5.黃蘭翔(2013)〈戰前日本帝國大學之籌組與校園空間的「巴洛克」化:從東京帝國大學到臺北帝國大學〉,《民俗曲藝》182: 221-301。*
6.曾品滄(2006)〈從番社到漢庄一十七至十九世紀麻豆地域的拓墾與市街發展〉,《國史館學術集刊》7: 1-44。*
7.林開世(2007)〈風水作為一種空間的實踐:一個人類學的反思〉,《台灣人類學刊》5(2): 63-122。*
8.洪致文、馮維義(2014)〈清末以來台北盆地歷史地名的空間認知相對方位改變〉,《環境與世界》28/29: 75-96。*
9.蔡采秀(1995)〈家族與地方都市的發展-以板橋林家與海山劉家的發展爲例〉,《台灣史研究》2(2): 137-186。*

第四週
威權侍從體制暨發展型國家的依賴發展與空間形構 10/3
大哉問:何謂威權侍從體制?何謂發展型國家?兩者的關係為何?這種國家-社會體制如何影響了城鄉發展及規劃?何謂依賴發展?依賴發展如何展現於台灣的空間構造上,如何支持了這種結構?不同地區在依賴發展底下有何不同處境,為什麼?

■研讀材料:
1.張景森(1993)《臺灣的都市計畫》。台北:業強。* (尤其ch.3-5)
2.陳湘琴(2005)〈日治至戰後時期台灣都市細部規劃法制的功能與特性之變遷歷程(1895-1976)〉,《都市與計劃》32(3): 253-275。*
3.陳湘琴(2011)〈都市建設與住宅計畫小組(UHDC)和聯合國顧問團研議臺灣「都市計劃法」之歷史研究〉,《環境與藝術學刊》9: 47-67。*
4.周志龍(2003)〈台灣都市及區域發展結構變遷〉,《全球化、台灣國土再結構與制度》(pp. 139-173),台北:詹氏書局。*
5.孫義崇(1988)〈台灣的區域空間政策〉,《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2/3): 33-96。*
6.張景森(1988)〈戰後台灣都市研究的主流範型:一個初步的回顧〉,《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2/3): 9-31。*
7.夏鑄九(1988)〈空間形式演變中之依賴與發展—台灣彰化平原的個案〉,《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2/3): 263-337。*
8.夏鑄九、陳志梧(1988)〈台灣的經濟發展、蘭嶼的社會構造與國家公園的空間角色〉,《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4): 233-246。*
9.夏鑄九、徐進鈺(1997)〈台灣的石化工業與地域性比較研究〉,《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6: 129-166。*
10.湯京平、吳重禮、蘇孔志(2002)〈分立政府與地方民主行政:從台中縣「地方基層建設經費」論地方派系與肉桶政治〉,《中國行政評論》12(1): 37-76。*

第五週
迂迴於國族、現代性與本土之間:空間設計論述與實踐 10/10
大哉問:建築設計如何是一種帶有意識形態的論述和實踐?中華國族、現代性,以及本土地域等價值或觀念,為何需要一個空間上的體現?這些不同的空間設計論述與實踐立場,彼此間有何異同之處,又有何內部張力?建築教育該如何操作?建築(或廣義的空間設計)是一門什麼樣的專業?Back

■研讀材料:
1.蕭百興(2008)〈現代都會的「中國性」反歸-戰後初期文化守成主義者以台北城市為主要基地的建築國族論述形構(1940s中∼1960s末)〉,《城市與設計學報》19: 11-48。*
2.蕭百興(1998)〈斯地降臨!?東海神話暨其建築設計論述(1950年代末~1960年代中)〉,《城市與設計學報》5/6: 63-104。*
3.蕭百興(2000)〈「現代都會」的「機能中國」反歸:戰後初期中原學院的建築設計論述形構(1950末~1970初)〉,《城市與設計學報》11/12: 159-205。*
4.蕭百興(2014)〈新工業秩序的空間想望-戰後「建築工學」設計論述在淡江學院傳播形構(1960s中∼1970s末)〉,《城市與設計學報》21: 63-113。*
5.夏鑄九(2014)〈功能,功能,與一點點象徵-1980年代之後台灣建築師的現代性營造與潘冀建築師事務所〉,《城市與設計學報》21: 41-61。*
6.殷寶寧(2010)〈修澤蘭與台灣建築現代化歷程:以三所中學校園個案爲例〉,《建築學報》73: 69-86。*
7.江柏煒(2003)〈“洋裝碗帽”的民族形式:陳嘉庚的學校建築(1910s-1950s)〉,《城市與設計學報》15/16: 159-207。*
8.劉可強,張聖琳(2002)〈建立一個批判性的「跨文化的本土」設計語彙藍本:反省「模式語彙」對宜蘭演藝廳空間設計的衝擊〉,《城市與設計學報》13/14: 371-394。*
9.施植明、江建宇、陳林蔚(2008)〈擬仿的地域主義-黃聲遠的宜蘭經驗〉,《設計學報》13(4): 1-23。*
10.吳嘉苓(2015)〈永久屋前搭涼棚:災後家屋重建的建築設計與社會改造〉,《科技、醫療與社會20: 1-74。*

第六週
土地與社會發展:土地政治、都市更新、全球化與
新自由主義治理10/17
大哉問:土地在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如何以不同方式利用、塑造,以及賦予價值和意義?土地的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之間的關係或張力為何?從農業土改到都市計畫管制,以迄都市更新、再開發,以及新自由主義式都市治理,台灣的土地,通過了什麼機制而經受了利用方式和價值的轉折?誰獲利?誰損失?Back

■研讀材料:
1.瞿宛文(2015)〈台灣戰後農村土地改革的前因後果〉,《台灣社會研究季刊》98: 11-67。*
2.官大偉(2014)〈原住民族土地權的挑戰:從一個當代保留地交易的區域研究談起〉,《考古人類學刊》80: 7-52。*
3.藍逸之、李承嘉(2015)〈作為制度舒緩的三生農業臺灣農地新自由化、調節過程與農業體制再結構〉,《地理學報》76: 25-68。*
4.周素卿(1999)〈再造老台北:台北市都市更新政策的分析〉,《地理學報》25: 15-44。*
5.黃麗玲(2012)〈從公共化到產權化:都更城市淪亡記〉,《文化研究》15: 206-219。*
6.楊友仁(2013)〈金融化、城市规划与双向运动:台北版都市更新的冲突探析〉,《国际城市规划》28(4): 27-36。*
7.藍逸之、李承嘉、林宜璇(2015)〈從擴大租隙解析都市更新條例之新自由主義邏輯:地產博奕或優質再生?〉,《都市與計劃》42(2): 109-152。*
8.戴伯芬(2014)〈縉紳化與新消費主義的興起-以國立臺灣大學為例〉,《城市與設計學報》21: 181-203。*
9.楊友仁、蘇一志(2005)〈地方成長聯盟轉化與空間治理策略:以台南科學城爲例〉,《都市與計劃》32(1): 1-23。*
10.周素卿、吳幸玲、江尚書(2009)〈後工業化臺北與新自由主義都市政治〉,《中國地理學會會刊》43: 15-32。*
11.藍逸之(2013)〈一個新自由城市、兩種都市政權?1997後香港都市治理的空間爭議〉,《城市學學刊》4(1): 87-139。*
12.洪啟東(2015)〈道德危害下的後京奧城市區域空間轉變及其脆弱性:以奧運中心區為例〉,《都市與計劃》42(3): 235-271。*

第七週
住宅開發與金權城市:福利、市場、資本與縉紳化 10/24
大哉問:我們如何在當代社會中滿足居住的需求?不同的居住和住宅類型,為何會被賦予不同功能、意義和價值,而有不同命運?台灣公共住宅政策的特質為何?為何在不同時期採取了不同措施?都市更新和縉紳化所推動的特定區位之居住型態和生活功能的改變,有何社會和文化上的效應?誰獲利?誰損失?我們到底可以如何衡量利弊得失?Back

■研讀材料:
1.沈孟穎、傅朝卿(2015)〈台灣現代住宅設計之轉化:以1920年代至1960年代公共(國民)住宅為例〉,《設計學報》20(4): 43-62。*
2.劉欣蓉(2012)〈消失的理想住宅方案〉,《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 19: 43-64。*
3.林君安(2015)〈試論台北步登公寓-現代住宅在地化過程中的公部門角色〉,《建築學報》94: 107-128。*
4.沈孟穎、傅朝卿(2015)〈台灣「國民」住宅設計與現代住居空間再現〉,《住宅學報》24(1): 55-99。*
5.米復國(1988)〈台灣的公共住宅政策〉,《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2/3): 97-147。*
6.陳怡伶、黎德星(2010)〈新自由主義化、國家與住宅市場-臺灣國宅政策的演變〉,《地理學報》59: 105-131。*
7.吳縛龍(Wu, Fu-Long)、韋伯(Klaive Webber)(2010)〈從經濟全球化和當地制度來看北京外國「門禁社區」的增長〉(王曉曉、馬強強譯),《地理學報》58: 133-147。*
8.王志弘(2013)〈紀念性與風土的對話:新北市重陽重劃區的都市地景形構〉,《國家與社會》14: 119-172。*
9.李廣均(2015)〈臺灣「眷村」的歷史形成與社會差異:列管眷村與自力眷村的比較〉57: 129-172。*
10.陳永龍(2010)〈河岸邦查部落再生成與漂留族群生計重建阿美族「都市原住民」自立家園的社會安全涵義〉,《台灣社會研究季刊》77: 135-175。*
11.陳東升(1995)《金權城市:地方派系、財團與台北都會發展的社會學分析》,台北:巨流。【選讀:ch.3, 4, 5, 6】*

第八週
移動的技術政治:科技依賴、官僚專業主義與民間活力 10/31
大哉問:移動如何是一種權力、資源和權利,以及獨特的現代生活經驗?不同人群為何掌握了不同移動能力,從而位於汲取生命機會和生活資源的不同地位?移動系統,如交通工具和運輸通訊管道的建立,對於城鄉空間及其發展有何衝擊?移動系統建立所需要的科技與知識,如何成為權力運作的政治場合?相對於龐大國家或體制移動系統的地方性、日常性移動系統,又是如何建立和維持?Back

■研讀材料:
1.楊子葆(1991)〈台灣都市交通政策的政治經濟學分析—台北都會區大眾捷運系統計畫之個案研究〉,《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2/3): 33-103。*
2.張國暉(2011)〈追尋主體性的工程設計:威權政治轉型下的台灣高鐵土木設計〉,《台灣社會研究季刊》85: 157-200。*
3.洪冬力(2014)〈都市基礎設施治理的失靈與調節:台北市公共無線網路的個案〉,《資訊社會研究》。*
4.李安如(2013)〈地方、認同和想像地理:高雄大眾捷運系統的文化政治〉,《台灣人類學刊》11(1): 93-122。*
5.王志弘(2012)〈台北市人行空間治理與徒步移動性〉,《台灣社會研究季刊》88: 1-40。*
6.林崇熙(2001)〈沉默的技術:嘉南平原上的拼裝車〉,《科技、醫療與社會》1: 1-42。*
7.徐銘謙、林宗弘(2002)〈山不轉路轉:公民社會與台灣步道工程技術的轉型〉,《科技、醫療與社會》13: 119-169。*
8.楊弘任(2010)〈專家系統下的地方知識:嘉邑行善團的造橋實作〉,《科技、醫療與社會》10: 129-189。*
9.邱大昕(2008)〈「殘障設施」的由來:視障者行動網絡建構過程分析〉,《科技、醫療與社會》6: 21-68。*
10.Winner, Langdon (2004)〈技術物有政治性嗎?〉(方俊育、林崇熙譯),收於吳嘉苓、傅大為、雷祥麟編《科技渴望社會》(pp. 123-150),台北:群學。*

第九週
開放空間的多樣性、公共性與私有化 11/7
大哉問:開放空間和公共空間有何差別?開放空間的公共性要如何確立?公共空間的私有化有那幾種型態?哪些私有化型態特別會產生問題,對誰而言是問題?公共空間的淨化、美學化、綠化、安全化、監控化,在什麼情況下會成為問題?對誰而言是問題?如何評估台灣混合使用街區及其各式活動與生計的利弊得失?面對夜市生活和鄰里品質之爭,有更好的方案嗎?Back

■研讀材料:
1.繆朴(2007)〈導言〉,收於繆朴編《亞太城市的公共空間-當前問題與對策》(司玲、司然譯)(頁1-48)。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2.亞歷山大.R.卡斯柏特,基斯.G.麥金內爾(2007)〈公共領域和私人利益──香港的社交空間〉,收於繆朴編《亞太城市的公共空間-當前問題與對策》(司玲、司然譯)(頁194-213)。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3.日高單也,田中遵(2007)〈由事件決定的日本公共空間〉,收於繆朴編《亞太城市的公共空間-當前問題與對策》(司玲、司然譯)(頁111-122)。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4.安德烈.卡索利(2007)〈瀕危的街道生活:河內的臨街建築與街頭活動〉,收於繆朴編《亞太城市的公共空間-當前問題與對策》(司玲、司然譯)(頁154-174)。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5.林伯勳、張金鶚(2002)〈街舞!對抗?中正紀念堂──人、活動與公共空間關係之探討〉,《都市與計劃》29(1): 115-140。*
6.畢恆達、郭一勤、夏瑞媛(2008)〈台灣的街頭塗鴉文化〉,《台灣社會研究季刊》70: 79-120。*
7.王志弘、沈孟穎、林純秀(2009)〈族裔公共空間的劃界政治:台北都會區外圍東南亞消費地景分析〉,《台灣東南亞學刊》6(1): 3-48。*
8.趙子元、黃彙雯(2016)〈高齡友善理念下公共空間規劃設計之初探〉,《建築學報》95增刊:49-70。*
9.珍友莉、(2009)〈哩尾公園的轉變永續性、社會正義與公共空間的活化〉(林津如譯),《台灣社會研究季刊》76: 423-440。*
10.邱啟新(2015)〈「朗讀違章」與「建構蘭花屋」:當代台灣違建論述之公共空間觀點與公共性詮釋〉,《建築與規劃學報》16(1): 21-40。*
11.Jacobs, Jane (2007)《偉大城市的誕生與衰亡:美國都市街道生活的啟發》(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吳鄭重譯),台北:群學。【閱讀:第二部分:城市多樣性的條件】(另有簡體版譯本)(原書出版於1961年)*
12.夏鑄九(1994)〈(重)建構公共空間-理論的反省〉,《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6: 21-54。*

第十週
國家與社會轉型:
新政商關係、民主化、社區營造與市民運動 11/14
大哉問:台灣在1980年代至1990年代之間,發生了什麼樣的轉變?轉變的面向、原因、機制為何?我們該把這種轉變的根源追溯到多遠?轉變的影響為何?公民社會崛起、市民運動勃發,以及民主化,在什麼意義上是這種轉型的原因、機制和結果?地方、社區或市民社會,如何對應新的國家和社會轉型,而它們的內部又有哪些張力和衝突?國家、市場和公民社會鼎足而三了嗎?這三者如何共同介入了公共議題和規劃設計?Back

■研讀材料:
1.王振寰(1993)〈台灣新政商關係的形成與政治轉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4: 123-163。*
2.瞿宛文(2011)〈民主化與經濟發展-台灣發展型國家的不成功轉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84: 243-288。*
3.林宗弘(2009)〈台灣的後工業化:階級結構的轉型與社會不平等,1992-2007〉,《台灣社會學刊》43: 93-158。*
4.周志龍(2001)〈台灣國土經營管理制度結構變遷〉,《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3(1): 89-132。*
5.湯京平、陳冠吾(2013)〈民主化、派系政治與公民社會-以嘉義縣的社區營造與「終結派系」為例〉,《台灣民主季刊》10(2): 105-137。*
6.丁仁傑(2007)〈市民社會的浮現或是傳統民間社會的再生産?-以台灣佛教新慈濟功德會的社會實踐模式爲焦點〉,《台灣社會學刊》38: 1-55。*
7.夏鑄九、成露茜、陳幸均、戴伯芬(2002)〈朝向市民城市—台北大理街社區運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46: 141-172。*
8.莊雅仲(2005)〈巡守社區:權力、衝突與都市地方政治〉,《台灣人類學刊》3(2): 79-114。*
9.容邵武(2013)〈文化親密性與社區營造:在地公共性的民族誌研究〉,《台灣社會學刊》53: 55-102。*
10.林文一、邱淑宜(2014)〈後政治的社區動員與共識建構-一個臺北社區文化建構的案例〉,《地理學報》72: 85-109。*

第十一週
文化治理:文史保存、都市再生與藝術介入 11/21
大哉問:何謂文化治理?文化治理的型態、動力、機制和結果為何?台灣當前文化治理的特徵為何?我們為何要從事保存?值得保存的到底是什麼東西?文化、歷史、藝術等,如何成為新的城鄉發展策略,甚至是一門好生意?哪些事物在什麼機制底下會被賦予文化、歷史和藝術的功能和價值?國家、資本,以及公民社會(尤其是其抵抗力量),各自會如何挪用文化治理的要素與策略?都市再生的文化策略,是個好策略嗎?Back

■研讀材料:
1.顏亮一(2006)〈國族認同的時空想像:台灣歷史保存概念之形成與轉化〉,《規劃學報》33: 91-106。*
2.顏亮一(2006)〈市民認同、地區發展與都市保存:迪化街個案分析〉,《都市與計劃》33(2): 93-109。*
3.王志弘(2012)〈新文化治理體制與國家–社會關係:剝皮寮的襲產化〉,《世新人文社會學報》13: 1-26。*
4.Harvey, David (2003)〈地租的藝術:全球化、壟斷與文化的商品化〉(王志弘譯),《城市與設計學報》15/16: 1-19。*
5.邱淑宜、林文一(2014)〈建構創意城市:臺北市在政策論述上的迷思與限制〉,《地理學報》72: 57-84。*
6.林文一(2015)〈文化創意導向都市再生、「新」都市治理的實踐及缺憾:以迪化街區為例〉,《都市與計劃》42(4): 423-454。*
7.邱淑宜(2106)〈城市的創意修補及文創工作者的困境-以臺北市為例〉,《都市與計劃》43(1): 1-29。*
8.陳文德(2014)〈文化產業與部落發展:以卑南族普悠瑪(南王)與卡地布(知本)為例〉,《考古人類學刊》80: 103-140。*
9.曾少千(2008)〈空間故事與美學之用:寶藏巖泡茶照相館〉,《現代美術學報》15(5): 11-38。*
10.夏鑄九(2010)〈全球化台北的都市再發展策略之文化表現—台北市北大同文化園區計劃與大同新世界公共藝術方案的形成與執〉,《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16: 1-16。*
11.張晴文(2011)〈藝術介入空間行動做為「新類型」的藝術-其於藝術社會的定位探討〉,《藝術論文集刊》16/17: 55-70。*

第十二週
自然治理:環境政治、生態規劃與災害防救 11/28
大哉問:人類和自然的關係,在台灣城鄉發展的過程中,有了什麼樣的轉變?轉變的動力、機制和後果是什麼?面對全球氣候變遷及能源危機,環境主義思維和生態永續規劃,如何能成為有效的城鄉發展的理念、目標和策略?台灣社會的風險和災難要如何界定?災難如何是特定空間生產方式的結果?災難和防救災的政治經濟學是什麼?我們該建立什麼樣的人和自然關係?

■研讀材料:
1.Beatley, Timothy (1994) “Environmental ethics and the field of planning: alternative theories and middle-range principles”, in Huw Thomas (ed.), Values and Planning (pp. 12-37). Aldershot: Avebury/Ashgate.*
2.王志弘、林純秀(2013)〈都市自然的治理與轉化:新北市二重疏洪道〉,《台灣社會研究季刊》92。*
3.浦忠勇(2012)〈河川公共性的轉化:曾文溪上游治理的人文反思〉,《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12: 93-128。*
4.陳其澎(2013)〈水利建設對文化地景的改變之研究:以百年來桃園縣為例〉,《建築學報》85: 77-98。*
5.湯京平、呂季蓉(2006)〈全球保育運動與地方派系:鰲鼓濕地開發案的政治經濟分析〉,《政治學報》42: 1-35。*
6.戴興盛、康文尚、郭靜雯(2013)〈台灣環評制度設計與執行爭議─反思美麗灣案〉,《國家發展研究》12(2): 133-178。*
7.范玫芳、張簡妙琳(2014)〈科學知識與水政治:旗山溪治水爭議之個案研究〉,《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26(1): 133-173。*
8.官大偉(2015)〈原住民生態知識與當代災害管理以石門水庫上游集水區之泰雅族部落為例〉,《地理學報》76: 97-132。*
9.倪進誠、薛婷婷(2013)〈結構下的行動-高雄柴山果農面對人猴關係轉變之調適與抵抗〉,《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25(2): 345-383。*
10.林宗弘(2012)〈災後重建的政治:中國512地震與臺灣921地震的比較〉,《台灣社會學刊》50: 57-110。*
11.李宗義、林宗弘(2013)〈社會韌性與災後重建:汶川地震中的國家與地方社會〉,《東亞研究》44(2): 1-38。*
12.李丁讚(2010)〈重回土地:災難社會的重建〉,《台灣社會研究季刊》78: 273-326。*


第三部分 西方規劃設計歷史與理論

第十三週
重訪西方規劃烏托邦:田園城市、區域規劃、光輝城市、
城市美化運動與新都市主義 12/5
大哉問:規劃與設計總是帶著前瞻的理想;西方歷史上的規劃思維和實作,各自懷有什麼樣的價值觀和理念?這些規劃設計所要打造的是什麼樣的社會?先驅者為何認為這些規劃設計手法,可以解決他們辨認出來的社會問題?這些規劃烏托邦為何難以實現,為何得以實現?而其選擇性的實現又引發了什麼樣的問題和後果?Back

■研讀材料:
1.Parker, Simon (2007)〈城市描述:古典都市研究的社會改革與經驗傳統〉,《遇見都市:理論與經驗》(王志弘、徐苔玲譯)(pp. 41-74),台北:群學。
2.Parker, Simon (2007)〈烏托邦願景:從花園城市到新都市主義〉,《遇見都市:理論與經驗》(王志弘、徐苔玲譯)(pp. 75-104),台北:群學。
(Parker, Simon (2003) Urban Theory and the Urban Experience: Encountering the City. London: Routledge.*)
3.Fishman, Robert (2003) “Urban utopias: Ebenezer Howard, Frank Lloyd Wright, and Le Corbusier”, in Scott Campbell and Susan Fainstein (eds), Readings in Planning Theory ( 2nd ed.) (pp. 21-60). Malden, MA: Blackwell.*
4.Hall, Peter (2002) “The city in the garden: the garden-city solution: London, Paris, Berlin, New York, 1900-1940”, in Cities of Tomorrow (3rd ed.)(pp. 87-141). Oxford, UK: Blackwell.(中譯:明譯(2009)《明日之城:一部關於20世紀城市規劃與設計的思想史》。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
5.Hall, Peter (2002) “The city in the region: the birth of regional planning: Edinburgh, New York, London, 1900-1940”, in Cities of Tomorrow (3rd ed.)(pp. 15-47). Oxford, UK: Blackwell.(有中譯)*
6.Hall, Peter (2002) “The city of towers: the Corbusian radiant city: Paris, Chandigarh, Brasilia, London, St Louis, 1920-1970”, in Cities of Tomorrow (3rd ed.)(pp. 218-261). Oxford, UK: Blackwell.(有中譯)*
7.Hall, Peter (2002) “The city of monuments: the city beautiful movement: Chicago, New Delhi, Berlin, Moscow, 1900-1945”, in Cities of Tomorrow (3rd ed.)(pp. 188-217). Oxford, UK: Blackwell.(有中譯)*
8.Wilson,William H. (1996) “The glory, destruction, and meaning of the city beautiful movement”, in Scott Campbell and Susan Fainstein (eds), Readings in Planning Theory (pp. 68-102). Malden, MA: Blackwell.*

第十四週
理性程序規劃及其批判;政策分析取向的反思 12/12
大哉問:何謂理性?理性有很多種嗎?理性和其他人類感受的關係是什麼?我們是理性過剩,還是理性不足?公共決策為何必須仰賴某種理性?理性總是會以合乎邏輯的嚴謹程序的面貌展現出來嗎?公共決策的理想模式為何?理性是政治性的嗎?Back

■研讀材料:
1.Friedmann, John (1987) “The terrain of planning theory”, in Planning in the Public Domain: From Knowledge to Action (pp. 19-48).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有中譯:「規劃理論的地勢」)
2.Friedmann, John (1987) “Two centuries of planning theory: an overview”, in Planning in the Public Domain: From Knowledge to Action (pp. 51-85).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有部分中譯)
3.Allmendinger, Philip (2011)〈規劃的系統論與理性論〉,《規劃理論》(戴伯芬譯)(pp. 51-82),台北:巨流。
4.Brooks, Michael P. (2002) “Centralized rationality: the planner as applied scientist”, in Planning Theory for Practitioners (pp. 81-96). Chicago: Planners Press.*
5.Brooks, Michael P. (2002) “Centralized non-rationality: the planner confronts politics”, in Planning Theory for Practitioners (pp. 97-106). Chicago: Planners Press.*
6.曾旭正(1990)〈規劃理論與社會變遷—七○年代程序性規劃理論論戰的回顧〉,《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1): 177-193。*
7.Stone, Deborah (2007)《政策弔詭:政治決策的藝術》(朱道凱譯),台北:群學。【閱讀〈市場與城邦〉、〈公平〉、〈效率〉、〈數字〉、〈利益〉、〈決策〉】

第十五週
規劃政治:辯護式規劃、進步式規劃、溝通理性、
女性主義與後現代思潮 12/19
大哉問:不同路數的規劃主張,各自立足於什麼樣的政治價值上?這些政治價值或意識形態,如何影響了規劃的概念內涵和操作方式?在當代資本主義體制、異性戀霸權、市場至上原則,以及國家官僚主義底下,規劃為何依然有其可能性和必要性?說到底,規劃到底是為了什麼?

■研讀材料:
1.Fainstein, Susan S. and Norman Fainstein (1996) “City planning and political values: an updated view”, in Scott Campbell and Susan Fainstein (eds), Readings in Planning Theory (pp. 265-287). Cambridge, MA: Blackwell.*(有部分中譯)
2.Brooks, Michael P. (2002) “Decentralized rationality: the planner as political activist”, in Planning Theory for Practitioners (pp. 107-118). Chicago: Planners Press.*
3.Davidoff, Paul (1996) “Advocacy and pluralism in planning”, in Scott Campbell and Susan Fainstein (eds), Readings in Planning Theory.(pp. 305-322) Cambridge, MA: Blackwell.*
4.Harvey, David (1996) “On planning the ideology of planning.” In Scott Campbell and Susan Fainstein (eds), Readings in Planning Theory.(pp. 176-197) Cambridge, MA: Blackwell.*(有中譯:「籌謀規劃的意識形態」)
5.邢幼田(1990)〈進步式規劃進步嗎?國家體制內的進步規劃師〉,《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1): 95-111。*
6.Brooks, Michael P. (2002) “Decentralized non-rationality: the planner as communicator”, in Planning Theory for Practitioners (pp. 119-133). Chicago: Planners Press.*
7.Healey, Patsy (1996) “Planning through debate: the communicative turn in planning theory”, in Scott Campbell and Susan Fainstein (eds), Readings in Planning Theory (pp. 234-257). Cambridge, MA: Blackwell.*
8.Beauregard, Robert A. (1996) “Between modernity and postmodernity: the ambiguous position of U.S. planning.” In Scott Campbell and Susan Fainstein (eds), Readings in Planning Theory (pp. 213-233). Cambridge, MA: Blackwell.*
■女性主義規劃(選讀9, 13, 14)
9.Ritzdorf, Marsha (1996) “Feminist thought 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planning”, in Scott Campbell and Susan Fainstein (eds), Readings in Planning Theory (pp. 445-450). Cambridge, MA: Blackwell.*
10.Liggett, Helen (1996) “Knowing women/planning theory”, in Scott Campbell and Susan Fainstein (eds), Readings in Planning Theory (pp. 451-455). Cambridge, MA: Blackwell.*
11.Fainstein, Susan S. (1996) “Planning in a different voice”, in Scott Campbell and Susan Fainstein (eds), Readings in Planning Theory (pp. 456-460). Cambridge, MA: Blackwell.*
12.Milroy, Beth Moore (1996) “Some thoughts about difference and pluralism”, in Scott Campbell and Susan Fainstein (eds), Readings in Planning Theory (pp. 461-466). Cambridge, MA: Blackwell.*
13.Friedmann, John (1996) “Feminist and planning theories: the epistemological connection”, in Scott Campbell and Susan Fainstein (eds), Readings in Planning Theory(pp. 467-470). Cambridge, MA: Blackwell.*
14.Sandercock. Leonie and Ann Forsyth (1996) “Feminist theory and planning theory: the epistemological linkages”, in Scott Campbell and Susan Fainstein (eds), Readings in Planning Theory (pp. 471-474). Cambridge, MA: Blackwell.*

第十六週
權力、慾望、論述與科技物:
傅柯、拉岡、多元文化規劃與STS觀點 12/26
大哉問:何謂後現代?後現代規劃的特質為何?在反對系統、理性和真理的真確性的立場下,還有規劃嗎?規劃與權力、慾望,以及不斷爭辯的多重意義緊緊綁在一起,這對規劃有何影響?多元文化社會中的規劃專業,要如何面對多元、界定多元、理解多元、處理多元?Back

■研讀材料:
1.Flyvbjerg, Bent and Tim Richardson (2002) “Planning and Foucault: in search of the dark side of planning theory.” In Philip Allmendinger and Mark Tewdwr-Jones (eds), Planning Futures: New Directions for Planning Theory (pp. 44-62). London: Routledge.*
2.Gunder, Michael and Jean Hiller (2009) “Planning as an empty signifier.” In Planning in Ten Words or Less: A Lacanian Entanglement with Spatial Planning (pp. 1-21). Surrey. UK: Ashgate.*
3.Sandercock, Leonie (2003) “Who knows? exploring planning’s knowledges.” In Cosmopolis II: Mongrel Cities of the 21st Century (pp. 59-82). London: Continuum.*(有中譯:「誰知道?探索規劃的知識」)
4.Beauregard, Robert A. (2012) “Planning with things.” Journal of Planning Education and Research 32(2): 182-190.*
5.Metzger, Jonathan (2014) “Spatial planning and/as caring for more-than-human place.”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 46: 1001-1011.*
6.Rydin, Yvonne (2013) “Using Actor–Network Theory to understand planning practice: Explori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actants in regulating low-carb commercial development.” Planning Theory 12(1): 23-45.*
7.Hillier, Jean and Gareth Abrahams (2013) Deluze and Guattari: Jean Hillier in Conversation with Gareth Abrahams. Wroclaw, Poland: Association of European School of Planning.*【閱讀:ch.1-5】

第十七週   
現代性與資本主義下的空間設計及其出路 1/2
大哉問:不同的設計觀念所預設的社會觀、社會現實之本體論和認識論為何?建築和空間設計捲入了現代性、資本主義,以及國家機器之中,成為其權力和利益馳騁的場地了嗎?建築如何還可能是一個實驗、理想及社會介入的場域? 我們為何需要設計?何謂為人民設計?為社會設計?Back

■研讀材料:
1.Heynen, Hilde (2012) “Reflections in a mirror”, in Architecture and Modernity: A Critique (pp. 72-147 ). Cambridge: MIT Press.(有中譯:高政軒譯(2012)〈鏡中之鏡〉,《建築與現代性》(pp.72-150),台北:國立台灣博物館、台灣現代建築學會。)*
2.Heynen, Hilde (2012) “Architecture as critique of modernity”, in Architecture and Modernity: A Critique (pp. 148-218 ). Cambridge: MIT Press.(有中譯:高政軒譯(2012)〈建築作為對現代性的批判〉,《建築與現代性》(pp.152-224),台北:國立台灣博物館、台灣現代建築學會。)*
3.夏鑄九(1992)〈城市形式與城市設計理論的認識論批判:開文.林區及其知識上之同道〉,《理論建築》(pp. 20-48),台北: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社。
4.夏鑄九(1992)〈模式語言及非正式營造系統的認識論批判:亞歷山大及其同志〉,《理論建築》(pp. 87-125),台北: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社。
5.夏鑄九(1993)〈查理摩爾後現代主義空間正文的寫作〉,收於《空間、歷史與社會論文選,1987-1992》(pp. 51-76),台北: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社。*
6.王志弘(1997)〈評介《建築與烏托邦:設計與資本主義的發展》〉,《城市與設計》1: 209-224。*
7.Whiteley, Nigel (2014)《為社會而設計》(Design for Society)(游萬來、楊敏英、李盈盈)。台北:聯經。(原書出版於1993年)【選讀ch.1-ch.4】
8.殷寶寧(2015)《性別與設計:建築與女性主義的邂逅》。台北:典藏。【選讀ch.1-ch.3】

第十八週
民主過程中的專業:參與式規劃設計、審議式民主與社會運動 1/9
大哉問:面對民主化的趨勢,專業者該如何自我定位?民眾或社區參與式規劃和設計,到底該如何做?審議式民主是一條康莊大道嗎?社會運動在社會的改革和轉變中扮演何種角色?專業者如何在參與式規劃設計、審議民主的制度化,以及社會運動的衝撞之間,保持某種自主性?專業者為何需要這種自主性?倒底何謂專業?規劃和設計還需要專業嗎?Back

■研讀材料:
1.王思涵等(2000)〈空間的故事:參與式空間劇本寫作-以921地震災后國姓老街家屋重建為例〉,《城市與設計學報》11/12: 295-312。*
2.蕭百興(2010)〈重視社造的地域文化特性:全球化挑戰下社區掌握空間性的魅力地方營造之途〉,《社區研究學刊》1: 113-146。*
3.王秀娟、翟天健(2013)〈社區參與水岸環境改善之行動研究-以南崁溪沿岸龜山、桃園與蘆竹社區為例〉,《設計研究學報》6: 21-32。*
4.杜文苓、張國偉、吳嘉純(2009)〈審議民主在空間議題上的新實驗:以中港河廊通學步道願景工作坊為例〉,《公共行政學報》32: 69-104。*
5.范雲(2010)〈說故事與民主討論-一個公民社會內部族群對話論壇的分析〉,《台灣民主季刊》7(1): 65-105。*
6.林祐聖(2012)〈公共審議中討論風格的建構:社會關係與社會技能的影響〉,《台灣社會學刊》51: 63-114。*
7.陳東升(2006)〈審議民主的限制-台灣公民會議的經驗〉,《台灣民主季刊》3(1): 77-104。*
8.杜文苓、彭渰雯(2008)〈社運團體的體制內參與及影響-以環評會與婦權會爲例〉,《台灣民主季刊》5(1): 119-148。*
9.杜文苓(2007)〈審議民主與社會運動:民間團體籌辦新竹科學園區宜蘭基地公民會議的啓發〉,《公共行政學報》23: 67-93。*
10.李丁讚、林文源(2003)〈社會力的轉化:台灣環保抗爭的組織技術〉,《台灣社會研究季刊》52: 57-119。*
11.Purcell, Mark (2016) “For democracy: Planning and publics-without-the-state.” Planning Theory, pp. 1-16. DOI: 10.1177/1473095215620827.*
 
參考書目
■ 除各週進度所列外,其他規劃理論參考書目
Allmendinger, Philip (2001) Planning in Postmodern Times. London: Routledge.
Allmendinger, Philip and Mark Tewdwr-Jones (eds) (2002) Planning Futures: New
Directions for Planning Theory. London: Routledge.
Allmendinger, Philip and Michael Chapman (eds)(1999) Planning Beyond 2000.
Chichester, UK: John Wiley & Sons.
Camhis, Marios (1979) Planning Theory and Philosophy. London: Tavistock.
Campbell, Scott and Susan Fainstein (eds)(1996) Readings in Planning Theory.
Cambridge, MA: Blackwell.
Campbell, Scott and Susan Fainstein (eds)(2003) Readings in Planning Theory
(2nd ed.). Cambridge, MA: Blackwell.
Cooke, Philip (1983) Theories of Planning and Spatial Development. London:
Hutchinson.
Friedmann, John (1987) Planning in the Public Domain: From Knowledge to Action.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Gunder, Michael and Jean Hillier (2009) Planning in Ten Words or Less: A
Lacanian Entanglement with Spatial Planning. Surrey, UK: Ashgate.
Healey, Patsy (2007) Urban Complexity and Spatial Strategies: Towards a
Relational Planning for our Times. New York: Routledge.
Hiller, Jean (2007) Stretching Beyond the Horizon: A Multiplanar Theory of
Spatial Planning and Governance. Hampshire, UK: Ashgate.
Hillier, Jean and Patsy Healey (eds)(2008) Foundations of the Planning
Enterprise: Critical Essays in Planning Theory: Volume 1. Hampshire, UK:
Ashgate.
Hillier, Jean and Patsy Healey (eds)(2008) Political Economy, Diversity and
Pragmatism: Critical Essays in Planning Theory: Volume 2. Hampshire, UK:
Ashgate.
Hillier, Jean and Patsy Healey (eds)(2008) Contemporary Movements in Planning
Theory: Critical Essays in Planning Theory: Volume 3. Hampshire, UK: Ashgate.
Hillier, Jean and Patsy Healey (eds)(2010) The Ashgate Research Companion to
Planning Theory: Conceptual Challenges for Spatial Planning. Surrey, UK:
Ashgate.
Low, N. P. (1991) Planning, Politics and the State. London: Unwin Hyman.
Mandelbaum, Seymour J., Luigi Mazza and Robert W. Burchell (eds)(1996)
Explorations in Planning Theory. New Brunswick, NJ: Center for Urban Policy
Research.
Paris, Chris (ed.)(1982) Critical Readings in Planning Theory. Oxford, UK:
Pergamon Press.
Stein, Jay M. (ed.)(1995) Classic Readings in Urban Planning. New York: McGraw-
Hill.
Taylor, Nigel (1998) Urban Planning Theory Since 1945. London: Sage.(李白玉、陳
貞譯(2006)《1945年後西方城市規劃理論的流變》,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Wegener, Michael, Kenneth Button and Peter Nijkamp (eds) (2007) Planning
History and Methodology. Cheltenham, UK: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北京)有不少翻譯書可以參考。台灣師大附近的詹氏書局則是本行
的專業書店(http://archbook.com.tw/),可以去參觀。
■重要期刊(可以時時參看其最新目錄)
都市與計劃 http://www.tiup.org.tw/magazine/magazine.htm
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
http://www.press.ntu.edu.tw/ejournal/E_talbe_p/e_Science/liberal7.htm
城市與設計學報
http://www.ceps.com.tw/ec/ecJnlIntro.aspx?
Jnliid=401&newIssueiid=9946&jnlcattype=1&jnlptype=2&jnltype=469
規劃學報
http://www.up.ncku.edu.tw/chinese/index.php?
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1039&Itemid=517
建築學報 http://www.airoc.org.tw/km-portal/front/bin/ptlist.phtml?
Category=100068
住宅學報 http://www.housing.mcu.edu.tw/
建築與規劃學報 http://people.chu.edu.tw/~JAP/home.html
城市學學刊 http://www.ouk.edu.tw/Executive10/Service/Service03
地理學報 http://www.geog.ntu.edu.tw/journal/journal.html
地理研究 http://www1.geo.ntnu.edu.tw/archive/archive.php?class=102
Architectural design
Building and Environment
Built Environment
Design Issues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 B, C, D
European Urban and Regional Studies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Planning Review: IDP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
International Planning Studies
Journal of Architectural and Planning Research
Journal of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JAE
Journal of Planning Education and Research
Journal of Planning History
Journal of Planning Literatur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
Journal of Urban Design
Journal of urban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Planning Theory
Planning Theory & Practice
Review of Urba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Studies
Town Planning Review
(以上外文期刊請參看台大圖書館電子期刊)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No.
項目
百分比
說明
1. 
環境規劃設計爭議案例評析 
23% 
選擇台灣或其他地方的實際規劃與設計之重要領域(土地政策與開發、交通規劃、產業區開發、公共設施、住宅、社區營造、性別規劃、民眾參與、歷史保存、可持續性發展、公共空間、都市更新、都市社會運動、規劃與設計教育、都市設計、建築風格與公共藝術等),找出一個重要的爭議性事件加以評析,內容須包含:(1)該事件的發展概況;(2)該事件的結構性成因與主要衝突;(3)爭議之各方的意見、立場及其價值觀;(4)批判性的評論,以及,自己身為規劃設計者的可能行動策略;(5)相關地圖和事件資料圖表。全文以六千字為度,必須依照學術規範詳列參考文獻。該項作業分為兩階段繳交,先繳交初稿,經教師批改後,根據修正意見修改後,再繳交完稿,期中初稿佔15%,期末完稿佔8%,合計佔23%。本作業為個人作業。可以參考苦勞網(http://www.coolloud.org.tw/)相關報導的形式。 
2. 
環境規劃與設計核心觀念之海報 
12% 
以A1尺寸海報形式,選擇一個重要的中西方規劃或設計概念或事件,以大學生為對象,製成說明性海報。本項作業為分組作業。可以參考《改變建築的100個觀念》(臉譜出版)的條目形式,可包括歷史背景、概念解釋、重要事件或人物、實例、照片或圖片、簡略年表等,要注意表現形式。本作業為分組作業,佔12%。 
3. 
學習紀錄表 
25% 
每週上課後兩天內(即以當週星期三為期限),必須繳交當週之學習紀錄表,紀錄該週學習概況、問題與心得,參照附件表格,通過電子郵件寄給教師。該項為個人作業。佔25%。學習紀錄表中的提問(一至三題為限)將由教師回覆後寄回,並擇要轉載於Ceiba課程網頁之討論區。 
4. 
平時表現 
40% 
含課堂出席、參與課堂和課程網頁討論情形、口頭報告和全文綱要、提問單等之品質等,佔30%。另由助教根據研讀會之討論與出席狀況評分,佔10%,合計佔40%。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9/12  課程介紹:學習方法與規劃的知識圖譜 
第2週
9/19  西方現代環境規劃與設計史概說 
第3週
9/26  從傳統漢人社會到殖民現代性的空間治理術 
第4週
10/03  威權侍從體制暨發展型國家的依賴發展與空間形構 
第5週
10/10  迂迴於國族、現代性與本土之間:空間設計論述與實踐(國慶紀念日放假(自修)) 
第6週
10/17  土地與社會發展:土地政治、都市更新、全球化與新自由主義治理(另增半小時,討論第五周材料) 
第7週
10/24  住宅開發與金權城市:福利、市場、資本與縉紳化 
第8週
10/31  移動的技術政治:科技依賴、官僚專業主義與民間活力 
第9週
11/07  開放空間的多樣性、公共性與私有化 
第10週
11/14  國家與社會轉型:新政商關係、民主化、社區營造與市民運動 
第11週
11/21  文化治理:文史保存、都市再生與藝術介入(繳交環境規劃設計爭議案例評析 初稿) 
第12週
11/28  自然治理:環境政治、生態規劃與災害防救 
第13週
12/05  重訪西方規劃烏托邦:田園城市、區域規劃、光輝城市、城市美化運動與新都市主義 
第14週
12/12  理性程序規劃及其批判;政策分析取向的反思 
第15週
12/19  規劃政治:辯護式規劃、進步式規劃、溝通理性、女性主義與後現代思潮(繳交環境規劃設計爭議案例評析 完稿) 
第16週
12/26  權力、慾望、論述與科技物:傅柯、拉岡、多元文化規劃與STS觀點 
第17週
1/02  現代性與資本主義下的空間設計及其出路
(開國紀念日補假(自修)) 
第18週
1/09  民主過程中的專業:參與式規劃設計、審議式民主與社會運動
(繳交環境規劃與設計核心觀念海報,並作四分鐘內簡單說明。)